目前在我国
复合肥造粒中有以下几种工艺:
1)料浆法生产工艺技术
2)高塔造粒生产尿基复合肥工艺技术
3)熔体造粒法生产工艺技术
4)干粉物理团粒法生产工艺技术
5)掺混法生产工艺技术干粉物理团粒法生产工艺技术:
原理:根据需要,选择几种肥料原料干粉进行计量和混合,以粘结剂为胶结物在造粒机内成粒。
步骤:干粉混合料的造粒需加热,并用加水或加蒸汽的方法增加液相量,然后在滚动情况下在(圆盘)或转鼓中团聚成特定粒径的复混肥颗粒。
注意事项:造粒机内的物料应控制理想温度(50~80℃)和理想的含水量(2.5%~7.5%),以达到合适的成粒条件。
湿法造粒法:
原理:将混合后的化肥原料粉末加入一些水,使得化肥原料粉末悬浮在水中形成湿性颗粒,然后通过加入一些粘结剂使颗粒不断增大。
优点:生产效率高,适合于大规模生产,可以实现高速造粒,同时在粘结剂的选择上比较灵活,可以根据不同的化肥原料进行选择。
干法造粒:
原理:将混合后的化肥原料粉末通过压缩等工艺,直接在干态下制粒。
适用性:适合于小规模的生产和特殊产品的制造,如氨基酸肥料、微生物肥料等。但是,干法造粒成本较高。
滚压造粒法:
原理:将复合肥原材料经过预处理后,放入制粒机进行压缩成型的方法。
蒸发造粒法:
原理:将蒸发器中的热风加热到特定温度后,直接将复合肥原材料喷入其中,利用热风将其依次蒸干成型的方法。
此外,还有氨酸法工艺流程等。这种工艺流程是将多种基础肥料及添加剂按工艺配方要求分批计量,经混料机搅拌均匀后与返料一起,由电子计量皮带输送入造粒机内。浓度98%或93%的硫酸经槽车外购入硫酸储槽存放,经泵打入硫酸稀释储槽并计量后供造粒所需。液氨经蒸发为气氨由管道输送入造粒机内。氨和硫酸在造粒机内的管道中连续反应直接进入造粒机料层进行造粒工作。物料在70-80℃温度和蒸汽的调节下在造粒机内团聚成粒。成粒的湿物料在皮带运输机上冷却硬化后,再进入烘干机干燥脱水。烘干后的物料由提升机输送到筛分机,筛分后的大颗粒经破碎后与筛下细料一道返回造粒机再造粒。合格的颗粒经防潮、防结块的包膜处理后经风冷进入成品再次筛分、计量包装。
以上是
复合肥造粒的主要方法及工艺,不同的方法和工艺有其特定的优点和适用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